学院动态

传统文化发展与传承高级研修班
2016-12-08

传统文化发展与传承高级研修班

 

【课程背景】

致其修身而远志廉善,齐家弘业乃宽孝明清!国学智慧对于企业家的修身之道和管理之道都有着深远的影响。静观古今中外,凡善为贾者,其识必广;凡善取利者,其智亦高。商以智为本,而智以人为枢,故欲战略领先者,必以智为之,而实以人恒为之。

中国企业的发展在借鉴现代管理理念的同时,更要领悟东方传统哲学智慧的伟大力量。从国学兴趣的产生,到对国学经典的研修,是企业家以国学智慧指导其成长和发展的有力见证!

儒释道易作为国学的根基,被后人不断研读、学习。孟子在说明“天时、地利”对成功重要性的同时,特别强调了“人和”的作用,“以人为本”、“实施仁政”等思想对企业如何用人、留人有极大的借鉴和启示;孔子的中庸之道,老子的无为而治,将中华五千年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理念有机结合,是中国企业未来发展的基础。佛家的看淡、放下、随缘、自在等思想,可以让在商场搏击、面对巨大压力的企业家舒缓身心,超脱烦恼、唤醒智慧、重拾快乐,真正获得内心的宁静与安祥。

深入研修中国传统智慧,读经典、悟经典、用经典,已经成为华人商业领域内最具价值的文化体现。为了让更多的优秀企业因国学智慧走向卓越,让更多经典国学智慧因企业家的精修研读而更具生命力,我们诚邀天下有志之士齐聚博雅总裁商学院,聆听大师谈古论今,以史为鉴,与圣贤为师友;锤炼思维,锻造悟性,提升洞察力,求得内心之本原,获得真我之实现;体悟中国古典哲学智慧,参访知名企业,透视国学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解读中国文化背景下的从政经商之道。

【课程特色】

问学论道:师生平等交流、探讨国学、商道精髓,实现不同观点的碰撞交融,进一步激发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索性。

学以致用:学友去企业参访,深入探讨、领会儒释道精髓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寻找企业新战略、管理新思路、盈利新模式。

学长接龙:采取优秀学长制。符合条件的毕业学员可申请担任新班的学长,学长在帮助新学员更好学习、成长的同时,可提升自己的领导力、影响力、演讲力,获得学友的尊重与爱戴,与之结下一生的同学情谊。

好友共享:学员在读期间,可邀请两名朋友作为班级嘉宾参与一次课程及课外活动。

【课程设置】

第一篇:《儒释道》——浅谈儒释道思想的传承及发展                                             

至圣孔子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留《论语》,著《春秋》,奠定了儒家思想的基本内涵。亚圣孟子对其思想进行了传承,主张德治,提出了仁政、王道、民贵君轻的观点。 

精深、圆融的佛法思想,开导了我们的思维方式,拓展了我们的思维空间。通过课程的学习,体会佛学要义;激发生命潜能,开启智慧之门。《金刚经》、《心经》作为佛教的经典,心法之集大成者,为一切凡圣悟心之法门,是修心的指南,开悟的钥匙;心法即佛法,见心即见佛;只有修其心,方能行其道。得道者,大彻大悟,超然凡生。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顺应自然,不要过于刻意。“人之道,为而不争”,处世要平和、宽容、自然。“清静为天下正”,处无为之事,行无言之道。道即是虚,虚心方能容物,虚心方能容人,清除心中种种妄念即是快乐。“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自然是阴阳对立统一的。“大勇若怯,大智若愚”该智则智,不该智则不智,有所智有所不智。

第二篇:《易篇》——周易智慧的传承与发展                                             《周易》作为中国文化史上的群经之首,是中国思想的源头,华夏哲学的鼻祖,六艺之源,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精读《周易》,重在领悟它的思维方式,要仔细沉潜玩味,领悟易道的精神世界,确立新的生活方式。在一定意义上说《周易》本身即是一部管理学经典,企业管理者应该重视与研究《周易》,领悟中国管理智慧,把周易智慧与创新思维作为学习首选。

第三篇:《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现代企业文化创新

 所谓“传统文化”,一般是指在以往相当长的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文化,是特定民族从历史上沿传下来的民族文化。任何一个国家、民族都必然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中华传统文化由于地理环境、社会历史条件及发展变化的独特性而形成了自身独具个性的文化。现代企业文化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新思路、新观念、新制改革的深化,人们逐步认识到西方成功的管理经验并不一定适合中国的社会体制和文化底蕴,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从不同侧面影响着我国企业文化的建设。如果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先进管理理论实现较好地融合,则可形成企业前进的动力,促进企业发展。  

【拟邀师资】

李海彬: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九三学社思想建设中心主任,最高人民法院特约监督员,中宣部、文明办、中央电视台联合录制九集大型政论片《托起明天的太阳》总撰稿,该片在CCTV1等四个频道反复播出,李长春同志亲自做过重要批示。

孟宪实:北京大学史学博士,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

杨庆中: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院长、教授、中华孔子学会理事会副会长。

孔令伟: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国际新闻专业毕业,中国易经协会副会长,《中国CEO》杂志社社长,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国学委员会主任。

高长勇:中国人民大学特聘教授,传统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专家。

寇方墀:中华女子学院女子国学教育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授课地点中国人民大学          

【学习方式采用半移动课堂授课方式,在职面授,每两个月集中学习一次,每次1-2天,总计三天。                      

【培训费用3200元/人

【培养对象董事长、总裁、总经理及国学爱好者。

【学习认证

课程结束后经考核合格,颁发“传统文化发展与传承高级研修班”结业证书。

【学费信息】

 

 

 

传统文化发展与传承高级研修班

 

【课程背景】

致其修身而远志廉善,齐家弘业乃宽孝明清!国学智慧对于企业家的修身之道和管理之道都有着深远的影响。静观古今中外,凡善为贾者,其识必广;凡善取利者,其智亦高。商以智为本,而智以人为枢,故欲战略领先者,必以智为之,而实以人恒为之。

中国企业的发展在借鉴现代管理理念的同时,更要领悟东方传统哲学智慧的伟大力量。从国学兴趣的产生,到对国学经典的研修,是企业家以国学智慧指导其成长和发展的有力见证!

儒释道易作为国学的根基,被后人不断研读、学习。孟子在说明“天时、地利”对成功重要性的同时,特别强调了“人和”的作用,“以人为本”、“实施仁政”等思想对企业如何用人、留人有极大的借鉴和启示;孔子的中庸之道,老子的无为而治,将中华五千年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理念有机结合,是中国企业未来发展的基础。佛家的看淡、放下、随缘、自在等思想,可以让在商场搏击、面对巨大压力的企业家舒缓身心,超脱烦恼、唤醒智慧、重拾快乐,真正获得内心的宁静与安祥。

深入研修中国传统智慧,读经典、悟经典、用经典,已经成为华人商业领域内最具价值的文化体现。为了让更多的优秀企业因国学智慧走向卓越,让更多经典国学智慧因企业家的精修研读而更具生命力,我们诚邀天下有志之士齐聚博雅总裁商学院,聆听大师谈古论今,以史为鉴,与圣贤为师友;锤炼思维,锻造悟性,提升洞察力,求得内心之本原,获得真我之实现;体悟中国古典哲学智慧,参访知名企业,透视国学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解读中国文化背景下的从政经商之道。

【课程特色】

问学论道:师生平等交流、探讨国学、商道精髓,实现不同观点的碰撞交融,进一步激发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索性。

学以致用:学友去企业参访,深入探讨、领会儒释道精髓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寻找企业新战略、管理新思路、盈利新模式。

学长接龙:采取优秀学长制。符合条件的毕业学员可申请担任新班的学长,学长在帮助新学员更好学习、成长的同时,可提升自己的领导力、影响力、演讲力,获得学友的尊重与爱戴,与之结下一生的同学情谊。

好友共享:学员在读期间,可邀请两名朋友作为班级嘉宾参与一次课程及课外活动。

【课程设置】

第一篇:《儒释道》——浅谈儒释道思想的传承及发展                                             

至圣孔子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留《论语》,著《春秋》,奠定了儒家思想的基本内涵。亚圣孟子对其思想进行了传承,主张德治,提出了仁政、王道、民贵君轻的观点。 

精深、圆融的佛法思想,开导了我们的思维方式,拓展了我们的思维空间。通过课程的学习,体会佛学要义;激发生命潜能,开启智慧之门。《金刚经》、《心经》作为佛教的经典,心法之集大成者,为一切凡圣悟心之法门,是修心的指南,开悟的钥匙;心法即佛法,见心即见佛;只有修其心,方能行其道。得道者,大彻大悟,超然凡生。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顺应自然,不要过于刻意。“人之道,为而不争”,处世要平和、宽容、自然。“清静为天下正”,处无为之事,行无言之道。道即是虚,虚心方能容物,虚心方能容人,清除心中种种妄念即是快乐。“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自然是阴阳对立统一的。“大勇若怯,大智若愚”该智则智,不该智则不智,有所智有所不智。

第二篇:《易篇》——周易智慧的传承与发展                                             《周易》作为中国文化史上的群经之首,是中国思想的源头,华夏哲学的鼻祖,六艺之源,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精读《周易》,重在领悟它的思维方式,要仔细沉潜玩味,领悟易道的精神世界,确立新的生活方式。在一定意义上说《周易》本身即是一部管理学经典,企业管理者应该重视与研究《周易》,领悟中国管理智慧,把周易智慧与创新思维作为学习首选。

第三篇:《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现代企业文化创新

 所谓“传统文化”,一般是指在以往相当长的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文化,是特定民族从历史上沿传下来的民族文化。任何一个国家、民族都必然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中华传统文化由于地理环境、社会历史条件及发展变化的独特性而形成了自身独具个性的文化。现代企业文化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新思路、新观念、新制改革的深化,人们逐步认识到西方成功的管理经验并不一定适合中国的社会体制和文化底蕴,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从不同侧面影响着我国企业文化的建设。如果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先进管理理论实现较好地融合,则可形成企业前进的动力,促进企业发展。  

【拟邀师资】

李海彬: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九三学社思想建设中心主任,最高人民法院特约监督员,中宣部、文明办、中央电视台联合录制九集大型政论片《托起明天的太阳》总撰稿,该片在CCTV1等四个频道反复播出,李长春同志亲自做过重要批示。

孟宪实:北京大学史学博士,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

杨庆中: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院长、教授、中华孔子学会理事会副会长。

孔令伟: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国际新闻专业毕业,中国易经协会副会长,《中国CEO》杂志社社长,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国学委员会主任。

高长勇:中国人民大学特聘教授,传统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专家。

寇方墀:中华女子学院女子国学教育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授课地点中国人民大学          

【学习方式采用半移动课堂授课方式,在职面授,每两个月集中学习一次,每次1-2天,总计三天。                      

【培训费用3200元/人

【培养对象董事长、总裁、总经理及国学爱好者。

【学习认证

课程结束后经考核合格,颁发“传统文化发展与传承高级研修班”结业证书。

【学费信息】

户  名: 中国人民大学结算中心

开户行:北京银行双榆树支行(321)

账  号:0109 0321 0001 2011 1107 340

【联系方式】 

联 系 人:吴老师          

电话:01053261724

手机:17710429007

户  名: 中国人民大学结算中心

开户行:北京银行双榆树支行(321)

账  号:0109 0321 0001 2011 1107 340

【联系方式】 

联 系 人:吴老师          

电话:01053261724

手机:17710429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