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人民日报》在第5版(教育版),刊发了题为“打赢这场硬仗,我们派出最强阵容”(深聚焦·教育扶贫攻坚克难②)的报道。文章指出,在决战脱贫攻坚中,高校是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部75所直属高校发挥优势,让先进的理念、人才、技术等落地贫困地区,推动各类资金、项目、管理等要素向贫困地区聚集,探索形成了具有高校特色的扶贫路径,成为脱贫攻坚这场伟大实践中的生力军。
文章对我校教育扶贫干部培训工作给予高度评价。文中讲到,中国人民大学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组织党政干部来校培训,内容涉及扶贫政策、乡村治理、依法行政、产业振兴等,同时打造“基层干部网络学堂”,开设5类29门课程162个课程视频,覆盖县乡村三级干部。
近年来,为构建教育扶贫长效机制,人民大学着力打造兰坪干部培训“3+2”模式。“3”是以兰坪县党政干部脱贫攻坚能力提升系列专题培训、“送智进村”计划暨沧江学术论坛、兰坪县“基层干部网络学堂”等为主要元素的线上线下立体化干部培训体系。“2”是指以共同建设基层党建教育培训基地、党校师资培训基地为主要抓手的培训合作体系。这些基地充分挖掘兰坪县现场教学资源,弘扬当地丰富、厚重的脱贫攻坚优秀事迹和拼搏奉献精神,充分发挥其党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作用。通过“3+2”模式探索,富有人大特色教育扶贫初步形成了“五位一体”、全覆盖的扶贫教育创新体系。
2013年以来,中国人民大学每年都安排专项资金,组织兰坪县科级以上党政干部来校免费培训,培训主题涉及脱贫攻坚、招商引资、产业培育、县域经济、社会治理、基层党建等。多次组织专家学者“送智进村”,举办学术论坛,为兰坪村寨和异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干部开展专题培训,反响强烈。兰坪县“基层干部网络学堂”紧密结合当地基层干部工作实际和学习需求,采取“微技术”“微服务”“微课”等“互联网+”干部培训模式,定制化地为当地干部搭建“云学习”平台,助力当地干部通过网络自学提升个人能力素质。目前,已制作政治理论、沟通管理、职业素养、法制法规和专业技能等5大160余门课程。
2020年5月,中国人民大学与兰坪县合作举办“兰坪县宣传工作能力提升培训班”、“沧江学术论坛——兰坪县领导干部脱贫攻坚素质能力提升培训班”等线上培训,共438名当地基层干部参加。培训班上,人民大学校长刘伟、扶贫问题专家汪三贵等著名学者和新闻学院教师聚焦中国经济发展、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升讲好“兰坪脱贫攻坚故事”能力等主题,为兰坪县干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充电加油”。参训干部纷纷表示,人民大学组织的培训,对于基层干部认清当前经济发展及脱贫攻坚形势、理清脱贫攻坚工作思路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大家将认真消化吸收培训内容,进一步锤炼脱贫攻坚本领,以决战决胜姿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培训期间,人民大学还进行了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基层党建教育培训基地、兰坪县基层干部网络学堂、兰坪县委党校师资培训基地授牌。受教育部职成司委托,教育部定点扶贫的河北青龙县、威县2639名基层干部也参加了同期培训。
截至目前,人民大学已为兰坪县举办基层党政干部专题培训班9期,培训人数775人,累计投入培训经费已逾一百万元。
在助力兰坪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人民大学持续强化教育脱贫攻坚的政治责任,依托办学特色,发挥人才优势,全面参与精准扶贫,努力书写教育脱贫攻坚“收官行动”奋进之笔。
报道链接: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2101/17/nw.D110000renmrb_20210117_1-05.htm